预知天气(夏季篇)

2014年夏季,在东京某公园被蚊子叮咬的人患上了登革热传染病。登革热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常见传染病。这种传染病竟然出现在日本国内、尤其是东京都,由此引起了一阵骚乱。在持续35度以上高温的酷暑,除了犹如热带疾风骤雨般的降雨,这个夏季也会出现异常天气吗?或者异常天气将会成为家常便饭?本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夏季的天气。

出梅

除了冲绳和北海道地区以外,日本列岛的梅雨季节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出梅。那时正好时学校一学期结束时期,日本的暑假是根据出梅时间制定的哦。可以参加旅游或露营、海水浴等各种娱乐活动的夏季虽然增加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,但也需要对灾害多加小心。突然的暴雨就是其中之一。
气象局对天气预报中所用用语进行了定义。从"降雨强度和方式"来看,每小时20~30厘米的大雨称作"暴雨"。30~50厘米的暴雨称作"如同打翻了水桶般的降雨"。50~80厘米的降雨称作"瀑布般的降雨",而80厘米以上的降雨则采用"具有窒息般的压迫感。令人感到恐怖"的表达方式。尤其是近几年,以前罕见的、"令人感到恐怖"的每小时100厘米的超大暴雨越来越多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暴雨呢?

气温和水蒸气的量

雨水是由于空气中所含水分(水蒸气)达到饱和后变成水(雨滴)而导致的降雨。换言之,作为雨水原料的水分,在降雨时包含于空气中。因此,空气中含有多少水分,由当时的空气温度决定。例如,30℃气温的空气每立方米中最多可含有"30克"的水蒸气。而35℃的气温下,最多可含"39.2克"的水蒸气。气温只从30℃升至35℃,空气中所含最多水蒸气量即可增加3成。

酷暑日的增加

气象局自2007年4月起开始使用"酷暑日"这个单词。所谓"酷暑日",是指最高气温超过35℃的日子,进入2000年代后,酷暑日激增,与1960年相比,2010年的酷暑日达到了约2倍。
气温超过35℃后,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也会激增,该些水蒸气都会变成雨水降落,所以降雨量也自然会增加。而从实际降雨量来看,1987年~96年的10年期间与97年~2006年的10年期间相比,每小时达到100厘米以上降雨量的次数也增加了2倍以上(※1)。在这不同寻常的降雨背后,似乎与地球温暖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。

局部地区大暴雨现象

2014年8月20日,广岛市北部普降集中性暴雨,由此导致了大规模的塌方灾害。当时成为媒体热门话题的便是"局部地区大暴雨现象"。
一般会引起雷雨的积雨云高度可达到1万米,但面积却并不大。所以,一个积雨云说带来的降雨持续时间不长,大多是集中性降雨后瞬间结束(傍晚的雷阵雨便是这种类型)。但是,台风等南方海域形成的湿风侵入后,积雨云的后面会联动形成下一个积雨云。这便是局部地区大暴雨现象。这种状态下,便会如同黑鸭母子过路般,新形成车积雨云即会逐个通过相同的场所。雨云连续通过后,雨水就会不断,由此而导致重大灾害。

犹如热带?

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这种"异常气象"带来的灾害呢?想到的对策是,在出海或上山时,事先通过电视或网络掌握详细的天气信息。发生警报或注意警报时,即使计划外出也应控制。最近还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等发送游击型暴雨的通知等,所以事先收集天气信息决定行程才可"好汉不吃眼前亏"。此外,驾车者最好备好用于浸水时逃脱的专用榔头。
最近的天气变化已经达到了必须考虑上述对策的急剧程度。现在甚至有人说,日本的夏季已经不是温带气候,而是亚热带或热带气候。

某气象预报人员称,今年将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,预计会出现更加反常的天气。要想愉快地度过盛夏,以往的常识似乎已经无法通用,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天气的急剧变化。

参考书:
※1 酷暑日的年度天数变化(JCCCA日本全国地球温暖化防止活动推进中心HP)
http://www.jccca.org/chart/chart06_04.html

研究主题
生活杂货

研究主题

此主题的专栏

  • もの八分目 Product fitness 80
  • Enjoy! ( ) Energy.